10月21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布了一个名为“一种支付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的专利,专利的申请时间为2021年4月。看似比较悬乎,但实际上是生物支付后的营销界面相关专利,更具体一些,就是借助刷脸来完成“集福卡”活动,兑换红包。
专利简介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付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响应于生物支付任务,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若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成功执行生物支付任务,则显示支付成功页面;在支付成功页面中显示用户的任务凭证;以及,在支付成功页面中显示用户与目标业务相关的状态信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升生物支付的活跃度,匹配日益增长的生物支付需求。
其流程图为:
从专利背景来看,目前用户使用生物支付的积极性较低,生物支付数量的增长率较低,无法很好匹配日益增长的生物支付需求。而该专利就是为了,能够提升生物支付的活跃度,匹配日益增长的生物支付需求。
该专利的多个示意图,使用了刷脸支付设备进行举例。在用户使用刷脸支付设备支付成功后,出现与用户进行更多交互的内容,其中重要内容就是集福卡兑换红包。
专利示意图显示,每次刷脸支付成功之后,用户即可获得一个福卡(任务凭证),集齐所有福卡之后,即可兑换红包。此外,还可以将福卡赠送给好友,用户甚至可以将福卡现金标价出售。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从2019年开始,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对抗逐渐火热,并迅速升温。由于支付宝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其整体的产品成熟度、场景覆盖、产品体验等方面均一度领先微信支付。而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刷脸支付市场推广步入冷静期,微信支付随之也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强化自身产品体系,仅2022年,其摄像头供应商便新增3家,达到5家。而从该专利的发布来看,微信支付也正在从软件、应用方面,强化自身刷脸支付体验。
有意思的是,该专利将“集福卡”活动拓展到IoT支付设备中。过去支付宝的“五福”活动拓展到红包码、小程序、扫福字、蚂蚁森林等方面,线上线下通吃,但始终都是在手机端完成。而该专利,将“集福卡”活动拓展到刷脸支付设备,未来可能有更多的IoT支付设备参与其中,实现手机端与多个IoT支付设备的互动,包括最近热议的刷掌支付,应用想象空间比较大。
此外,之前的刷脸支付活动主要还是刷脸红包、随机立减、随机免单等方面,也有与刷脸集福卡类似的“刷脸打卡”活动,刷脸达到一定次数,获得红包或现金券。
支付行业5种主流展业模式优劣势分析(上)…
支付的道路上有很多的风景,只是大多数的人走着走着忘记了初心和...(1037 )人阅读时间:2024-05-08支付行业5种主流展业模式优劣势分析(下)…
四.微信私域模式微信营销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展业模式,很多尝试过...(666 )人阅读时间:2024-05-08【紧急预警】警惕赠送POS机实施刷卡诈骗
电信诈骗预警随着近年来网络扫码支付功能的普及和国家整治下网贷...(780 )人阅读时间:2024-05-08一台终端被风控,所有机器变砖头!“共享黑名单”来了,将限制全
自一机一户执行以来,增机的声音一直都没有停,原因除了银行风控...(586 )人阅读时间:2024-05-08